工作坊時間:113年10月16日,09:00-12:00
工作坊地點:板橋高中圖書館數位學習中心
工作坊紀錄:
工作坊邀請到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蔡宗翰教授,介紹台灣第一個本土AI引擎TAIDE(Trustworthy Al Dialogue Enaine)的建構過程,以及未來在文史教學領域的應用方向。
本次研習共分為二個場次,第一場次針對TAIDE模型概念進行介紹,從研發的起因、數據庫建構的過程,帶入到目前TAIDE的功能,與國外AI引擎Chat GPT的比較優劣。
第二場次是案例操作講解,講師以TAIDE生成的文章、教案、考題等內容為例,說明AI引擎如何運用於文科教學領域,並透過提問與現場教師討論TAIDE的限制、不足,以及未來能更優化的方向,期望TAIDE工具能幫助教師減少教學壓力。相信這次工作坊將增進教師對於AI引擎的操作能力,並在日後更好地運用AI來促進教師專業知能。
工作坊時間:113年11月19日,13:30-16:30
工作坊地點:板橋高中創客教室
工作坊紀錄:
113年 11 月 19 日在板橋高中舉辦的工作坊上半場邀請本校新興科技中心顏椀君老師、林世國老師向教師們介紹新興科技設備如: 3D 列印機、熱昇華轉印機、金屬雕刻機等並以自身經歷分享科技導入教學過程,專案教師組成過程及學生專案成果展示。
下半場採實作體驗,由林世國老師帶領老師們輕鬆進入 AI 機械學習的新奇世界透過體驗Teachable Machine、SCRATCH等簡易線上 AI 模型工具, 來瞭解圖像辨識、動畫編寫的基本概念,最後運用 AI 製作出屬於自己的祥龍飛舞小動畫、心情點歌小程式。相信這次工作坊有講師豐富的經驗分享及實作教學,將增進教師對於AI 程式編寫的操作能力,日後能帶入課堂教學中。
活動時間:114年1月9日 13:30-16:30
活動地點:板橋高中藍薈所、板橋高中創意AT
活動紀錄:
本次活動聚焦於跨校遠距教學與建築課程的實踐與挑戰,透過多場次分享與教學演示,呈現數位學習的多元可能性。開場由賴春錦校長致詞,引領參與者進入今日主題。接續由建築師與教師共同分享建築課程的跨校合作經驗,強調產學協作的重要性。哲學與學習歷程檔案課程則展示遠距教學如何提升學生參與,並應對師生互動挑戰。雲端畫藝場次透過實境演示,讓與會者體驗遠距共授模式。最後,座談總結遠距學習的優勢與挑戰,並探討數位工具與行政協作對課程品質的影響。
會議時間:114年3月28日,13:10~16:00
會議地點:自強樓一樓會議室、線上會議室
工作坊紀錄:
本次工作坊邀請到本校特教科王巧嫺、林明鴻老師、生涯規劃科楊悅恩老師、特教科段佳君老師與教師分享 SEL 精神如何融入多元課程。本場研習介紹了「一人一故事劇場」、「心理與生活」與「 在 SEL 麥塊裡不迷路課程」三門課程。
「一人一故事劇場」透過即興劇場與戲劇表達引導學生培養傾聽、同理與團隊合作能力,探索生命故事與表演藝術的連結。「心理與生活」則結合理論與實作,從發展心理學到社會心理學,帶領學生認識心理學應用於生活的可能性,並以影片創作深化自我探索與溝通表達。「 在 SEL 麥塊裡不迷路課程」以電影賞析與療癒體驗引導學生探索與理解情緒,培養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能力,提升共感與歸屬感,實踐自律與愛人的核心素養,打造溫暖有感的學習旅程。
活動時間:114年4月17日,13:30-16:30
活動地點:板橋高中創意 AT 教室
活動紀錄:
本次國文科跨校社群活動以「現代文學的文本分析與教學策略」為主題,講師分享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的規範,接著說明新詩、散文、小說的文學特色,並舉相關課文說明。後半段,先是樟樹實中曾夢涵老師分享現代散文教學,接著由板橋高中鄭佑瑩教師分享現代小說的創新教案。活動最後,兩位老師與在場教師討論教案,並由師大國文系鍾宗憲教授、本校國文科陳昱蓉老師提出回饋與修改。